村网通总站 大坡村 602498.nync.com 欢迎您!
小小胡椒仁,粒粒赛金银.
在海南农业领域流传这样一句俗语
一黄金,二白银,三是胡椒仁
老百姓曾把胡椒与黄金白银相比,
可见胡椒产业市场价值之高.
今天小编就介绍来自大坡镇的胡椒
胡椒每年生长和开花结果,需要大量养分,必须根据胡椒植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养分的需要来合理施肥。满足对养分的需要,胡椒才能加速生长获得高产稳产。
人畜粪尿沤肥和绿叶沤制的水肥,是胡椒常用肥料。大坡镇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,以施用沼气肥为主,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、提高单产,在增加农民纯收入的同时还优化了农村生态环境。
海南省胡椒协会会长陈克波介绍,海南种植胡椒的主要不利因素是受台风危害较严重。目前椒园多采用株距2米,行距2.2—2.5米的种植规格,每个胡椒园约3亩。椒园开通四周排水沟,营造方格林,用有机肥做基肥种植,经过3年常规管理达到投产标准。
种植胡椒需要竖立柱子,过去农户多使用石质柱子为主,让胡椒攀附往上生长。胡椒石柱子规格多以2.5米长为主,每支售价近50元。一亩地以种植120株计算,仅投入胡椒柱的成本,就需花费5600多元。
针对种植胡椒投资成本过高现状,近两年,琼山区大坡镇和东昌居职工采用自制水泥柱种植胡椒,大大节省了投资成本,也确保了产量。水泥胡椒柱使用年限可达30年以上。如果胡椒遭强台风破坏,水泥柱子只是离地面30一40厘米处被折断,而柱里的钢筋起到了支撑作用,保护整株胡椒不易倒地。而石质的胡椒柱如果遇到强台风来袭,有时会被打断成三四节,导致整株胡椒倒地,根和主蔓也被折断了。
热作专家成产区“第一书记”
1979年,大坡镇树德村委会村民林书布在自己开荒的一块坡地里种起了胡椒。用后来村民的说法,他没想到就这样一不小心成为了首批万元户。
5年后,胡椒开始结果。又过了两年,林书布的千株胡椒一次能摘到500斤。按当时每斤25元,500斤就有万元的收入。那年,他成了原琼山市首批万元户代表之一。上世纪90年代,发家致富的他在白石溪镇买了地,盖起了两层的小楼房。2001年,他又在村里盖起了小楼房。
像林书布一样先富起来的树德村民,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,把成熟的胡椒种植技术传授给更多村民,带动了大坡地区热作生产的快速发展。
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,海口市和琼山区及大坡镇政府还联合省农技部门,先后开展了胡椒瘟病、细菌性叶斑病及根结线虫等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研究,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控措施。加强对胡椒生产技术的培训和指导,使更多的胡椒种植专业户掌握了胡椒栽培技术,科学种植、科学管理,施足基肥,促使胡椒生长良好,增产增收。
为了进一步发展胡椒生产,增加农民收入,琼山区和大坡镇党委、政府不断加大对胡椒生产的投入力度,努力提高胡椒深加工科学技术水平。确保胡椒产品质量,增加胡椒产品的附加值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同时高度重视做好农产品的促销工作,积极组织胡椒产品销售,促使货畅其流、产销两旺。
黎运浩是琼山区园林局的工会负责人,也是一位热作专家。今年10月初,他成为大坡镇的新瑞村的驻村“第一书记”。刚到村里,他就忙着走访胡椒种植户,指导科学种植技术。
每年的9月至11月是海南的台风多雨季节,同时也是胡椒瘟病和胡椒叶斑病的多发季节。在此期间,胡椒种植户稍不注意,疏于管理的话,胡椒的这两种病害就会大面积传播。今年21号台风“莎莉嘉”强势袭过,新瑞村胡椒种植户损失严重。黎运浩走村入户现场讲解如何针对倒地、折断、脱顶脱柱、落花、落叶等情况进行补救。琼山区农林局局长李茂顺也在第一时间与省农科院、省热作院专家联系,为种植户灾后胡椒控花、保果支招。
近年来,海口市联合省农业部门加大胡椒深加工技术研究。很多研究成果,正逐步被利用到加工生产中。东昌农场早在2010年,就建起了4个活水浸泡胡椒池作为示范,引导职工改进胡椒加工工艺。
目前他们已引进两条胡椒深加工生产线,其中一条为白胡椒生产线,一条为黑胡椒生产线。总投资约1200万元,设计日产能约5至10吨,计划明年胡椒收获季投产。
此外,海南海垦胡椒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胡椒深精加工厂区,总建设面积3万平方米,公司引进了一流的胡椒生产线,为今后生产复合调味品打下基础。海南罗牛山调味品有限公司也于2010年12月成立,总资产达2亿元,成为一家集胡椒系列产品研发、有机食品生产销售等于一体的农产品综合深加工企业。
李耀武介绍,作为海口农业大镇,大坡镇将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农业发展的战略部署,坚持以品牌农业、规模农业和生态农业为突破口,探索实施现代农业兴镇强镇的发展道路。胡椒就是大坡农业的龙头和名片。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推进大坡胡椒等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端产品,拉长胡椒产业链。在发展深加工的基础上,积极推广“商标富农”政策,提升大坡胡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。该镇还将积极谋划建设集旅游、观光、休闲度假等综合功能的胡椒庄园,大力推广胡椒文化,进一步挖掘胡椒产业附加值,帮助农民增收。